在職場打滾了十幾年,總覺得自己像一艘沒有停靠港口的船,內心總有什麼在暗暗翻騰,叫我不要停下。那股不安分的悸動,長年被日常掩蓋,卻從未真正安靜過。
2023 年底,我選擇離職,給自己一段久違的空白。暫時告別拼命向前的節奏,我開始練習與自己好好相處——慢慢地,把紊亂的自律神經與腸胃養好,把思緒與情緒重新梳理。原以為安定會讓我平靜,卻意外地,讓內在那股吶喊變得清晰——那是對未知的渴望、對自由的追尋,是一種帶著呼吸聲的召喚。
我想起了九年前,獨自旅行時踏上義大利的那一刻。在翡冷翠的陽光與石板路之間晃蕩,在百年古蹟前無所事事,我第一次感受到心被打開。
那種沈浸在歷史與藝術之中的生活方式,彷彿才是我靈魂真正的語言。
於是我再次敲開義大利的大門,申請了 Polimoda 的 Fashion Merchandising & Buying 碩士課程。美感與風格一直是我生命的一部分,我希望能用更專業的角度深入時尚產業的源頭,拓展視野、打開新的可能。
這不是為了學歷或是證明什麼,更是一段向自由靠近的旅程。我想把生命的節奏調慢,在異地重新定義自己。或許不再執著於「成為誰」,而是學會「允許自己逐漸成為」。
2025 年 1 月 24 日,我離開了家裡的兩隻貓與老公,在機場哭得亂七八糟。原以為自己很有勇氣——堅強與獨立是我始終如一的標籤。但在與馬哥相處的這幾年,直到婚後,我才慢慢學會如何將「我」變成「我們」。所以那場分離的撕裂感,就像是被硬生生割去了一部分的自己。那一刻我才真正明白,他早就是我心中最重要的那一塊。
但探索與闖蕩的路,終究還是得由我親自走過。這一次,我必須給內心深處的吶喊一個交代。
1 月 25 日,我抵達佛羅倫斯。眼前熟悉的老屋再次映入眼簾,那種緊張、害羞又期待的心情,就像準備與老情人重逢——好像變了很多,卻又什麼都沒變。
民宿老闆熱情地喊了聲「Ciao!」那聲音喚醒了九年前獨旅的記憶;義大利的陽光灑在身上,溫暖卻又帶著幾分涼意,像是一種微妙的矛盾,正如這座城市的節奏。街道上,義大利人嘈雜的談話聲和笑鬧聲此起彼伏,他們不急不躁,總是帶著一種近乎戲劇化的表現力,無論是走路、說話還是與人交流,每一個動作都透露著他們天生的熱情與友善,那是一種隨時準備向陌生人展現真誠的態度。這一切,讓我感受到了一種既熟悉又陌生的情感,它穿越時光,像是從過去的記憶中回來,和我重新相遇。
而過了幾天我在古城的石板路上緩緩前行,無目的地散步,竟萌生了用文字記錄生活的念頭。
不為誰,也不為什麼目的。
只是想,好好地,寫下現在的我。
Ciao, it’s Miranda.
謝謝你讀到這裡,這是 Cappuccino @ 2PM ,不僅是記錄我在義大利的生活,更是我與自己不斷對話的過程。
在這裡,每個午後兩點,我都會喝一杯 Cappuccino。對於義大利人來說,這個時間喝咖啡有些不合時宜。但對我來說,這正是一種文化衝擊的象徵,也許是某種反叛,也許是對自己節奏的堅持。
雖然身處義大利,但我並未完全融入,我仍然是台灣人。
我喜歡以文化觀察者的角度,記錄每一個當下的感受,讓這段旅程,成為我與世界之間最真實的對話。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