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兩篇的題材都比較沈重,這篇就先來聊聊輕鬆的話題吧。記得當我告訴身邊的親友要來義大利留學時,他們的反應彷彿看到了鬼,紛紛警告我:小心小偷、錢財放好、包包要注意、打扮要低調、不要帶精品包過去 blah blah blah。
其實我九年前的獨自旅行,看起來就像個窮酸的亞洲小女生,包包拉鍊都沒拉緊,結果包包裡東西竟然也沒被偷。但這次來義大利兩個多月,我遇到了三次小偷呢,我覺得也沒網路上講得那麼可怕,但也不能完全鬆懈,這三次經驗分享給大家,大家來歐洲還是多注意囉!
小偷也會裝成遊客,悄悄靠近你
記得剛到佛羅倫斯不到兩週,我在街頭隨意閒晃,天氣很冷,遊客稀少,這座濕冷的城市有種淡淡的冷清感。我買了Gelato,坐在舊宮Palazzo Vecchio外的長椅上享受,旁邊坐著一位中國大媽,等她離開後,我發現左右完全沒人,空氣中彷彿只剩Gelato的香氣。
沒過多久,左右突然各坐了一個人。我當時的直覺是「欸,幹嘛要擠我旁邊啊?」我的包包放在左側,手臂將它拉近身體。突然,我感到一股微弱的壓力傳來,低頭一看,才發現那位坐在我旁邊的吉普賽小偷,手就放在我包包的拉鍊上。我對上她的目光,她立刻縮回手,假裝滑手機Google Map,還疑惑地問我:”Are you ok?”
心裡一湧而上的怒火,讓我立刻起身離開,真的是Ok你媽啦。
通常小偷都是兩人一組作案
第二次的遭遇發生在威尼斯,那時我和另一位台灣留學生一起出遊,走得又累又狼狽。選擇在一個教堂外的樓梯休息,準備坐下時,我下意識地掃視了一下周圍的人,剛好看到兩個女生在一旁聊天,其中一個包包吸引了我的注意(因為我之前也想買那款哈)。當我們坐下後,這兩位女生居然刻意分開坐在我們兩側。我右邊那位甚至非常靠近我,這才讓我覺得有些不對勁,立刻告訴朋友:「這兩個人應該是小偷。」
我們立刻起身遠離她們。隨後,我注意到她們開始互相打電話,像是在討論著什麼,沒過多久她們就離開了。我們推測她們應該是想搶我的手機,因為我的手機沒有掛繩,包包又緊貼著身體根本沒辦法輕易搶走。
這兩次經歷讓我意識到,幾乎所有的小偷都是兩人一組。他們會分開坐在你的兩側,一位負責偷竊,另一位則分散你的注意力。遇到這種情況,最好的做法就是立刻離開現場,保持警覺。
在米蘭遇到網紅級小偷
這故事實在太精彩,我有分享在Threads沒想到爆紅了!
那天在米蘭時裝週,學校的老師與義大利同學們都不斷提醒我們要小心小偷。火車一抵達米蘭,我們11個人立刻進入集體模式移動、彼此照應,時刻警惕周圍的異樣人群。
我們上了地鐵,剛站穩,突然一群吉普賽人衝進車廂,臉都捂得緊緊的。我們班的義大利女生立刻尖叫:“Pickpockets!” 整個車廂的氣氛瞬間變得緊繃。我們立刻往車廂另一邊擠,把包包與手機死命抓緊緊的。
就在這時,三個大男生快速衝了過來,像電影裡的情節,用扯的將那些小偷硬生生拖下了車。門口被他們死死擋住,那種架勢就是“妳們這些小偷今天不下車我就不讓車子開走”,氣氛瞬間緊張到讓人不敢呼吸。
車廂裡的人全都圍著喊:“Pickpockets!”小偷們就這樣狼狽地捂著臉,頭也不回地跑出車廂,整個過程像一場不容錯過的戲劇。最後那三位男生還跟我們閒聊問我們還好嗎?畢竟我看同學們被嚇得花容失色,後來才知道義大利當地居民有些人已經組成了志工團專門在捉這些小偷,畢竟義大利人也很討厭這些小偷,他們認為這敗壞了義大利的形象與名聲。
發生這件事的時候,我抵達米蘭甚至都還不到一小時呢。後來聽同學說,這些小偷一上車就被她們認出來,已經有名到是網紅等級了哈。
這篇不會教大家如何防盜,因為網路上有太多教學了。來歐洲玩其實不必過度緊張,但也不能像在台灣一樣鬆懈。前兩次我能安全下車,主要是因為我持續注意周遭靠近我的人。所以還是要提醒大家,走在街上時,隨時保持警覺,留意那些靠近你的陌生人。
希望我不會打完這篇後沒多久就被偷了…
Ciao, it’s Miranda.
謝謝你讀到這裡,這是 Cappuccino @ 2PM ,不僅是記錄我在義大利的生活,更是我與自己不斷對話的過程。
在這裡,每個午後兩點,我都會喝一杯 Cappuccino。對於義大利人來說,這個時間喝咖啡有些不合時宜。但對我來說,這正是一種文化衝擊的象徵,也許是某種反叛,也許是對自己節奏的堅持。
雖然身處義大利,但我並未完全融入,我仍然是台灣人。
我喜歡以文化觀察者的角度,記錄每一個當下的感受,讓這段旅程,成為我與世界之間最真實的對話。
閱讀更多
▶ 我的靈魂有點吵,所以我決定出發。
▶ 重返校園的陌生與真實;少女與阿姨的交會點。
▶ 如果不活得「正確」,會怎樣?
發佈留言